top of page

100,001!全球船隊運力首次突破100,000艘



克拉克森(Clarksons Research)的最新資料顯示,儘管近年來船舶交付量放緩,但全球船隊運力首次突破100,000艘,達到100001艘。



據克拉克森計算,全球船隊運力的總價值達到9,760億美元,其中四分之一的船舶為“現代生態型”船舶,而有20%的船舶配備了脫硫塔裝置。


實際上,2006年,全球船舶數量剛剛突破70,000艘大關,但四年不到的時間,這一數字突破80,000艘。又過了4年,也就是2014年左右,全球船舶總數來到90,000艘的區間。

克拉克森分析師 Trevor Crowe表示,造船熱潮在2010年至2011年達到頂峰後,船舶交付量開始逐步放緩,7年多的時間裡,全球船舶總數才突破100,000艘。

船舶大小和船齡來看,100,001艘船舶的平均噸位為21,355載重噸,平均船齡21.7年。在全球21.3億載重噸的總運力中,船舶大小超過10,000載重噸的油輪、集裝箱船和散貨船的比重達到29%。

從造船國來看,現有運力中,日本佔據最大比重,占總運力(DWT計)的22%;緊隨其後的是中國,占比19%;韓國位列第三,占比8%。

此外,亞洲船東控制全球46%運力,歐洲船東控制30%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在過去的16年裡,船舶的平均噸位增長了57%,20,000載重噸以上的船舶增加了11,050艘。

與2006年相比,油輪數量增加了3,656艘,散貨船數量增加了6,183艘,集裝箱船數量增加了1,775艘。

Trevor Crowe指出,目前全球船舶訂單量為3,406艘,不及現有船隊運力的3.5%。

最新的一則造船消息來自于塞斯潘(Seaspan)。據瞭解,上周,全球最大的獨立集裝箱船東塞斯潘宣佈訂造10艘15,000TEU LNG雙燃料集裝箱船,其母公司Atlas Corp在公告中披露到,這批新船預計將於2023年上半年開始交付,並履行12年的長期租約。另據外媒報導,這批船的實際租家為上月剛剛在紐約證券交易所IPO的以星輪船(ZIM)。



而在這則消息公佈的幾天前,塞斯潘曾披露訂造2艘24,000TEU集裝箱船,交船期同樣是在2023年上半年。Atlas Corp在公告中這樣寫道,“交付後,這兩艘傳統燃料船將履行與一家全球領先的班輪公司的18年租約。”

據報導,塞斯潘目前共有新船訂單17艘,包括5艘12,200TEU集裝箱船、2艘24,000TEU集裝箱船和10艘15,000TEU集裝箱船。



Trevor Crowe進一步強調,接下來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船隊更新和技術變革的時期,船舶報廢和新船交付將大量出現。

燃料多樣性方面表現突出。現有訂單中,有557艘船舶將具備使用替代燃料的能力,Trevor Crowe認為燃料轉型將在全球船隊發展的道路上發揮關鍵作用。


(內容整理自航運界)

bottom of page